国际观察:欧洲诸国政要这10天为何频频访华?
阅读:1282次2015-11-05
人民网11月4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3日结束对英国的国事访问不久,欧洲诸国政要的访华热潮“接踵而至”。荷兰国王亚历山大于10月26日访华,德国总理默克尔于10月29日访华,法国总统奥朗德也于11月2日访华。
作为成员国中经济和政治实力最强的国家,欧盟核心大国英德法三国对欧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半个月内,欧盟核心大国与中国如此密集的高层互动较为罕见。
德国《焦点》周刊报道称,“欧洲再次掀起中国热。”专家认为,与过去的对欧外交不同,中国当前的对欧外交更显主动性,使欧洲各国看到改善对华关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其说中欧间正进入“蜜月”,不如说中欧关系出现了转折,欧洲国家将更加重视中欧关系。
中欧领导人互访“提速” 深化中欧四大伙伴关系
关于中欧关系,习近平曾说,中国同欧盟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双方,对世界也十分重要。中方愿同欧盟机构及各成员国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欧已就建立互联互通平台、推进中欧人员往来便利化、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达成共识。
习主席访英期间,中英签署了总额高达数百亿英镑的多项合作文件,项目涉及金融、能源、交通、文化等诸多领域,既包含着眼长远的清洁能源与人才交流战略举措,也不乏核电合作、投资租赁等务实合作。法国《费加罗报》称,这是惊人的转变。三十年前,法国电力公司帮中国建成第一个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这一次,中国成为欧洲核能复兴的支点。英方欢迎习主席使用最高规格的103响礼炮,绝非偶然。
欧洲国家政要对华的访问,最直接的体现在经贸合作上。默克尔此次访华时表示,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为两国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德方愿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她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德方愿积极参与亚投行建设。此次中德双方签署了涉及青年交流、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文件。
习近平在欢迎德国总理默克尔第八次访华时指出,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相辅相成,希望德方为推动这些举措发挥积极作用。中方赞赏德方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议,愿同德方加强在二十国集团内的合作。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时就发展中法关系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发挥政治互信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二是要统筹推进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三是要共同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重大问题上保持经常性战略沟通和协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英德法欧盟核心大国纷纷对华示好不是偶然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由制造业生产模式逐步转变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两国的经济模式具有互补性;德国国内市场狭小、技术产业链不流通,看准了中国正在成为技术创新产业大国的机遇;法国则希望通过与中国进行技术转让和合作,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广大渠道,发展本国经济和综合国力。
另有分析称,德国目前正在稳步提升其在欧盟中的影响力,也正面临如何将自己的经济影响力转化成外交影响力的问题,中德之间讨论的问题往往可以很快在中欧关系层面体现。
而法国总统奥朗德此次访华,先访问中国最西南的直辖市重庆,亲眼见证中国推动环保技术发展的实例之后,再前往北京与中方元首会晤。评论员任亚秋分析称,奥朗德此访是强调法国与德国同为“中国在欧盟的核心伙伴”,还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11月底巴黎气候峰会。目标是与会的196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一份抑制全球变暖的历史性协定,以确保地球气温不会比工业革命前高出2℃,法国显然希望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会见荷兰国王亚历山大时表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0周年,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荷兰明年上半年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希望荷方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中欧整体关系向前稳步发展。
中欧金融合作“含金量”提高 中国赴欧签证更便利
今年之初,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就紧随英国脚步加入中国主导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欧之间的金融合作 “含金量”提高,英国专家和金融界人士均看好中英金融合作和中英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前景。
10月1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英国蓝皮书》指出,鉴于英国金融业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中国政府可以以英国为杠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14年以来,伦敦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排头兵和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领头羊,英国政府成功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成为中国之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英镑实现与人民币直接交易。
德国一直是欧洲在对华合作方面的标杆国家,中德金融合作也在升温。默克尔表示德方支持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支持中方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员,希望早日签署欧中投资协定,进而启动开展欧中自贸区可行性研究。“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所)10月29日也在北京成立,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定位于在欧洲打造离岸人民币资产的交易和定价中心,满足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融资和投资需求。
法国也同样与中国展开金融合作,支持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习近平11月2日会见奥朗德时指出,中国愿同法方一道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愿在筹备明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过程中同法方密切沟通。
北欧国家也不甘落后,丹麦10月27日在北京签署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成为亚投行第54个签署方,亚投行中的欧洲国家数量进一步增大。
中欧领导人之间的频繁互访不仅让中国在国际场合得到了更多欧洲国家的支持,更是实实在在惠及民生。每次中国领导人到访欧洲,除了深化双边关系、谈经贸大单之外,还往往谈及事关国民利益的“签证便利化”等议题。
2013年以来,至少有7个欧洲国家放宽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条件。
在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英国宣布将在2016年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有效期由原来的六个月延长至两年,未来还可能延长至10年。今年6月19日,英国内政部宣布,将对中国公民进一步简化签证申请,允许中国公民在同一个签证中心申请英国和欧洲申根国家签证。这项新政策为前往英国和欧洲的中国公民创建“一站式服务”。
除了英国,法国也是在中国领导人到访之后宣布简化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流程。今年6月30日,法国总理瓦尔斯宣布:法国决定向更多中国公民提供5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
德国也在去年宣布简化中国公民申请签证的流程。此外,还有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家。
除了人员方面交流,中欧在文化上的交流愈发频繁。在习近平和卡梅伦促成的中英大单中,就包含已经举行的伦敦“中国电影展”和爱丁堡“中国电影日”,以及即将在英举办的第一届中英媒体圆桌会议与纪录片《孔子》国际版的开播仪式等。
中欧文化交流中,足球作用不可或缺。此次习主席出访英国期间,也参观了英超新晋豪门曼城俱乐部,并见证了前曼城球员、中国著名球星孙继海入驻英超“名人堂”的仪式。
此次荷兰国王亚历山大来访也大打“足球牌”,他先来到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观摩足球训练课,又让前曼联“门神”、荷兰前国脚范德萨上场指导,最后自己也忍不住上前切磋。他表示,中国与荷兰在足球上有很多合作,荷兰的足球历年和足球教育体制、经验方法可以用来帮助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
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 频频互动将带来更多机遇
以上中国与欧洲的种种合作,是否意味着中欧正在进入“蜜月期”?对此,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认为,与其说中欧间正进行“蜜月”,不如用中欧关系出现了更好转折。与过去的对欧外交不同,如今中国的对欧外交更显主动性,欧洲各国和地区看到改善对华关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使多年来的意识形态障碍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难民危机的恶果,也让欧洲盟国清楚地看到了美国外交政策利己的根本性质与殃及池鱼的副作用逐步显现。”周弘认为,相较之下,谁是世界和平秩序的威胁,越来越清晰了。但是由于欧美的传统“纽带”关系已有百余年,绝非一夜之间改变,欧美见外交的根本性质与关系暂时不会改变。
王义桅认为,欧盟核心大国乃至多个欧洲国家纷纷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有双方积极努力的成果,也有时间巧合的因素。10月到11月是中欧外交的黄金期,欧洲对华外交活动自然格外活跃。此为,法国总统奥朗德此访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借此机会邀中国赴法国参加巴黎气候峰会。因为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失败令欧洲国家十分沮丧,为了使此次巴黎气候大会获得圆满成功,欧洲需要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参与和支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漫远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最近欧洲国家元首频繁访华说明欧洲国家更加重视对华关系。中国国际舞台上的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中,欧洲政策一直以来受到美国因素牵制,欧洲在与美国的关系和在中国关系中还是有所侧重的,这次欧洲国家频繁访华说明他们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民网记者常红 覃博雅 实习生:汪墨 文小琳)